2024年三峡集团班组长培训培训心得-肖小曼
发布人:暂无 发布时间:2024-08-26 15:16:40三峡集团2024年班组长培训心得
——上海院肖小曼
四天的培训时光一瞬而过,感觉学到了很多,感觉还有更多需要学习,真是意犹未尽。时间虽短,但是学到了先进管理的思想、思维模式、方法论,此次培训必将受益终身。
集团公司基层班组通用管理标准,从班组基础建设、日常管理 、安全建设、技能建设等实操层面,对班组管理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指引,提升了我们班组建设能力,为打造优秀班组奠定基础。
高效学习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智慧,先从大学引出,解析了为学之方、教人之法、立德修身之门、大人之学,短短一千多字,字字都是精华,我们必须字斟句酌、反复研读,慢慢领悟其精髓。终身学习的理论,大家都听过,其价值观大部分人也都认同,但如何做到真正的学习,通过这次培训,我才加深了认知,学、问、思、辨、行,学只是第一层次,要多问、勤思、明辨、力行。学习或读书,讲明道义;或论古今人物,而辨其是非;或应事接物,而处其当否,读书是学习的好路径,但是要从读文字、读章句到读作者、读自己,理解作者的意图,自己多思考,应用于行,融会贯通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、一种爱好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只有像习总书记说的,把学习当作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这样才能坚持终身学习。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主动汲取、锲而不舍、日积月累、勤勉自然、格物致知、快乐学习,成就最美的自己,成就最美的事业,成就最美的风光人生,为实现最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!
创新赋能班组长核心竞争力打造,强调“有道无术,术尚可求。有术无道,止于术”。首先要理解创新的底层逻辑,创新应该注重逆向思维,“我们所拥有的,往往会成为制约我们的”,创新应该突破现有限制,突破现有的价值网依赖,突破所知障。大部分500强能保持生命力,不是因为做大做强,而是为了活下去,往往增速点的顶峰也就是失速点,变化属于常态,只有对变化快速反应,才能永葆生命力。创新的前提是破坏原有的认知障碍,革故方能鼎新,要多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可能?结果有什么不通,达人所未见,方可创新。创新的基本机制,要重视自下而上的机制,注重试错+细节改进,战略是一种可行性的假设,小改进也可以创新。创新的方法论,有重组,将拼图组合、关联性思考,也能创新。创新的基本原则,不是补短板,而是扬长处,这是区别于团队的木桶理论的。上述的理论,基本颠覆了故有的思想,开阔了视野,助力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好的创新,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注入活力。
管理沟通与团队建设,首先阐述了团队的重要性,人才处于良好的群体环境中,其智能可激发到80-90%,相反则不过20%左右。团队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,更逐渐成为一种生活的状态,个人的成长与团队的成长相辅相成。通过活动,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高效团队的认识:目标阐释清晰、路径清晰、在执行中不腐蚀;优秀的领导;合理的团队结构(包括团队成员的性格、气质、行为);团队成员要少请示,多报告、善还原,多征询、少责人,多责己,建立信任;良好的团队建设,将使团队成员科学地、有机的组织起来,高效高质的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,同时又能使个体和组织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,团队成功的同时,个人价值得到体现。团队建设需要良好的沟通,沟通有别于常规的理解,实际上有三个层次:交流信息——信息共享;交流情感——情感融洽;交流思想——思想统一。沟通过程中应该多换位思考,“如果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,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,并满足对方的需求。”沟通还应该注意倾听,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,我都将尊重你说出它的权利,并且尽量站在你的角度去理解它,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地与你交流。本次课程,虽为管理课,但没有想象中的纯理论,李老师将自己从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与我们分享,更有效的帮助我们提升沟通技能与团队建设能力。
国学识人用人智慧——《人物志》现代解读,70岁高龄的王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,给我们讲述了老祖宗识人用人的智慧,中华民族的智慧,经久仍然适用现代社会。九征、体别、流业、材理、材能、利害、接识、英雄、八观、七谬、效难、释争,十二种识人的方式方法,对班组长后续选人用人提供了极佳的参考,可惜时间较短,还未能学透,后续我们还需反复研读,了解精髓,用之才能随心应手。
本次培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组织,邀请了行业大拿给我们授课;各位老师们的课程既富有启发,又生动有趣,让我们学到了管理的思维、方法,真正做到了快乐学习。
天赋、勤奋、平台缺一不可,本次培训,清华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超一流的平台,开启了新的学习视角,在后面的工作中,我们将坚持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,自强不息,将所学所知所得应用于实践中,将“为我中华、志建三峡”的奋斗精神贯彻在人生之中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三峡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