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峡集团2024年班组长培训班”培训心得-王振
发布人:暂无 发布时间:2024-08-26 14:49:32三峡集团2024年班组长培训班培训总结
三峡能源山东分公司-王振
作为一名三峡集团一线员工,很幸运参与集团组织的为期4天的班组长培训,我感到即短暂又充实。能短暂的放下工作,重新回归校园,进行教室、宿舍、食堂三点一线式的生活,也让我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。不仅多位授课老师大都是出自清华大学,还能有机会在清华校园漫步,参观校史馆、清华园、荷塘等多处景点,更让我深深领略到清华大学这所顶尖一流高校的独特魅力与底蕴。
集团工会介绍了相关的培训主题与班组长建设理论,以及集团下发的基层班组的通用标准,让我充分认识到班组建设的意义以及相关的责任主体,怎么去做班组管理和班组建设,怎么去打造一个班组,作为一线班组成员建立一个优秀班组的意义在哪里。培训中工会主席裴主席深入浅出多次指出一线班组的优点和不足,足以看出集团对班组建设管理的重视度,特别是指出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多与员工谈心,做好思想工作,开展相应的活动打造好自己的班组,同时要求班组长从自我学习、自我管理、学好基础知识、专业技能等方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,做一名优秀的班组长。为我后续班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,为后续开展班组工作有很大启发。
在参观国家电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的班组建设情况之后,发现他们班组建设打造的别具一格,有创新工作室、展厅、图书室、职工活动室、运动场等等。对我们班组建设提供了很多启发,比如班组跨专业培训学习、青年员工培训,尤其是创新工作和打造的“和谐家”让人耳目一新,充分展示了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。展厅里一幕幕对历史重大时刻的经典再现,让我们眼前一亮,几乎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境遇,不愧是优秀班组的模范。
在李森林老师讲授的《如何高效学习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智慧》一课中,老师讲授了清华大学的校训“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”出处,引申出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的讲话“乾象言,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,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。才智如董子,犹云勉强学问。”和“坤象言君子接物,度量宽厚,犹大地之博,无所不载。君子责己甚厚,责人甚轻。” 经过老师的讲解,发现古人的智慧早就贯穿了一切,我们的国学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其中《大学》里边的好多内容都比较适合于我们的学习,李老师研究《大学》有极高的造诣,这样我不由得对国学更加钦佩,开始默默的翻看老师推荐的书。作为班组长或者是班组主干,有一件一直不能忘的事情就是要终身学习,可终身学习又有系统性的理论,李老师总结了“慎思明辨笃行”理论,而且恰好对应的《中庸》中的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。在对于学习上,一定要按照“人一能之己,百之人,十能之己,千之果,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”,要保持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内驱力,不能因为外界而去学习,要保持住自己的那份求知欲,要活到老学到老。在老师介绍完了布鲁姆认知分类模型之后,让我想起认知的4个层次: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、知道自己不知道、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,认知的过程也是自己要学习的过程,只有自己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,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,才能给自己足够的内驱力去学习去思考,这也是作为一个班组长所必备的。
在《创新赋能班组长核心竞争力打造》课中,刘老师自称是世界上第四种人的女博士,以独特的视角讲解创新的重要性,让我再一次打开了对班组长创新赋能的认知,其中老师讲的要突破限制、开拓思维,想要突破就打破过去的障碍,解掉以前的枷锁的禁锢,因为事实证明没有一家企业都躲不过熵增定律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会走向衰败的原因,很多企业没法创新就没法生存。我要去充分认识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底层逻辑,作为班组长要考虑的是怎么样保持核心的竞争力,怎么样去创新,在不停的变化中去寻求变化,才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。通过老师讲述纵观很多企业的创新,离不开革故以及逆向的思维,甚至要以简单的方式来进行。在日常的工作中,确实会有好多熟悉的东西在禁锢着我,一些思想的习惯,想要创新势必要走出固化的状态,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,碰到问题要认真去思考怎么样去解决问题,怎么样做到最好。充分认识到老师说的成功是拥有从失败到失败,却始终不丧失热情的能力,要想成功,就必须要经历失败,而不断的去尝试失败。作为班组长,不能害怕失败,摒弃固定思维,开拓思路才能取得创新。
在《管理沟通与团队建设》课中,李老师就职于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,多次给中央党校培训班上课,结合自己在机关和去地方的工作经历,生动形象的讲述了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。通过老师讲解,我明白了要想有一个优秀的班组,必须要进行管理上的沟通与团队的建设,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是我们优秀班组长必需的任务,其中这离不开个人的成长与团队的发展,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,团队学习是最有效率和最有创造力的学习方式。个人在团队中,个人角色要成长,团队也需要提升。作为一个班组长,必须要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,这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技能,老师分享自己多年的经历,使我深受启发,沟通是一门艺术,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,好的沟通还需要在细节入手,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,善于去倾听、表达,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,打造和谐的班组团队。
在朱老师的《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生成》课中,朱老师作为清华大学本硕毕业生,十足的学霸,有着丰富的跨国外企工作经验,主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,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,通过讲解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,引申出国企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,国家建设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数字化,各个领域都在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,老师列举了装备运行领域和仓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。在老师介绍当前最前沿的技术人工智能之后,我对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大语言模型、ChatGPT有了全新认知,企业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,开发一系列能源行业的工业APP,老师对三峡集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中肯的建议,是我再次打开了认知维度。
在《国学识人用人智慧——《人物志》现代解读》课中,王老师经历过特殊年代,在动乱结束后考上大学,这也造就了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,列举大量的现实例子来讲解《人物志》内容, 着重从九征、体别、流业、英雄、八关等章节内容讲述识人辨人的智慧,将晦涩的古书讲解的头头是道,不愧为国内讲解《人物志》第一人,虽然受限于课时,老师讲解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,接下来要自己去看看王老师的书,去领悟书里的道理。
虽然本次学习时间只有四天,老师们认真的陪我们上每一堂课,这次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终生收益的,非常感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和陪伴,虽然很舍不得课程结束,但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,接下来我会认真完成线上课程,早日完成班组长的蜕变!